【计算荣耀•校友之星】考研篇之李操采访 |
发布时间:
2017-04-10
14:54
浏览次数:
|
四年的充实,未来的不悔 在3月25日的阿里巴巴公司走访活动中,计算校职有幸采访了本次走访活动的带队者——李操学长。目前就职于阿里巴巴的李操学长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11届毕业生,优秀中共党员,曾在2010年的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并在国际会议中发表论文。学院2010—2011学年求是荣誉奖章的获得者,2009-2010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在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调整心态,坚定信念 在谈及个人大学经历时,李操学长笑称自己很“另类”——不玩游戏,长泡图书馆,每天坚持早晨六点起床去图书馆读背英语。而这一切“另类”的表现,都是学长努力的体现,也为其成功奠定基础。学长回忆起自己大学四年,笑称自己的大一、大二都是在准备考试中度过的,大一时准备立交桥考试,大二时准备转学校考试。尽管大一、大二时一直为自己定下的目标而努力,但是这些目标并没有顺利实现。直至大三,学长又明确了这一阶段的目标——考研,并且是跨专业考研,为了准备研究生考试,学长自学了许多计算专业的课程。他坚信付出的努力终会有所回报,直至今日,在阿里巴巴这个早上能够睡到自然醒再工作的环境下,学长仍旧坚持每天比同事早一小时开始工作。 在考研准备过程中,能否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由于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影响,通常会让一些考研的同学在备考过程中出现犹豫不决、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情况。根据这些问题学长与大家分享了一些经验之谈,这种犹豫和纠结的阶段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特别是当周围的环境和学习氛围对备考复习以及考研目标造成一定的干扰时,放弃是最懦弱的选择,一旦确定考研的目标学校和专业,必须一鼓作气,坚定信念,全身心的投入备考复习中去,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很显然,考研的孤独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技术才是硬道理 李操学长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而他的学习不单单是应付考试的浅学习。学长说道不能做一个只会读教科书的学霸,而要能学去阅读相关的专业性书籍,并且有所钻研,对专业性的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与剖析,这样才会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无论你今后想要成为一个技术性人才还是管理型人才,都要学会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而一个人的专业能力、技术能力是公司最看重的,也是最能让其他人信服的。学长称阿里巴巴技术性员工二三十个人里才会有一个女生,但公司并不会因为性别原因而放低要求,团队也不会因为性别原因就对减轻个人的工作量。学长建议:大学期间首先要明白自己今后想要从事怎样的工作,然后多去图书馆读有关那个领域专业性书籍,并深入钻研。 学而终有所用武 很多人认为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对于走入社会后并没有什么帮助,但学长却认为大学的知识是基础。学长举例到AI人工智能背后所支持的庞大的学科都是需要有非常强大的数学功底才能知道那些算法是怎么构建出来的,这就需要有扎实的微积分、概率、线性代数等数学学科的知识基础,总之学习的知识终有用武之地。要保持一直学习的状态,工作之后也要不断地汲取知识,学长进入阿里巴巴之后仍会每天坚持留一小时的时间来阅读一些专业性的书籍,更新完善自己现有的知识面。学长告诫道:要保持学习的状态,一段时间不学习,就会丢失学习的状态,变得不会学习。 本次采访,李操学长就自己的经历为同学们的大学学习生活及未来考研作了指导。一个充实的大学并不轻松,在明确自己的目标后,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为今后的就业、未来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四年之后,踏上社会,同学们绝对不会为今日努力而后悔。
通讯员:周铭鑫 拍摄:贺淑琦 计算学院学工办(李宇佳) 2017年4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