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与有关高校共同主办,郑州轻工业学院承办的第十三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于12月2-3日在郑州召开。本次大会共有来自国内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两百多所高校的五百多名教师参会。计算学院颜晖、杨起帆、吴明晖、钟晴江、柯海丰等五位教师参加了会议。

论坛以“课程•教材•方法”为主题,围绕“计算机类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计算机类在线开放课程(群)建设”“计算机类新形态教材建设”等专题,采用大会报告、分组专题报告和书面交流形式,组织高校计算机教师进行广泛交流与研讨,旨在凝聚共识、集聚优势,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及创新能力。本次论坛设立了6个专业讲坛,分别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程序设计类课程专业研讨、青年教师发展与计算机教学改革、基于系统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新工科专业建设与计算机教育、基于软件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我院颜晖教授担任“程序设计课程专题研讨”讲坛主持人。在“青年教师发展与计算机教学改革“讲坛,吴明晖教授以“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App Inventor——零基础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MOOC+SPOC课程建设与实践”为主题做了专题报告。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Android智能手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计算学院面向不具备编程基础的学生开设了全校性公选课程。以Android的图形化积木式编程软件App Inventor为载体,通过案例引导、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本课程不以语法和组件的使用细节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是通过一个虚拟的主角“小机器人安安”来串起系列精心设计的趣味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演示和开发过程分析,由浅入深,逐步引出相关知识点,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意,增强计算思维的培养的目标。本课程的建设得到了Google精品课程、Google教材建设和Google MOOC课程建设等项目的支持。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进行了3轮私有SPOC教学实践后,自2016年5月起在网易云课堂上开设MOOC课程,目前正在进行第4轮教学,选课学员累计超过10000+。本次报告将分享项目驱动型的MOOC+SPOC课程建设以及教材建设的部分心得体会,包括视频课件的录制、项目开发型作业的命题、评价标准和互评操作、学生分组与小组作业、课堂学生成果展示和讨论、项目大作业等主要环节。

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课程、教材建设质量稳步提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成效显著。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的信息化技术正在加速与教育教学理念融合。互联网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和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学习方法变革,将成为新一轮计算机本科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次论坛加强了与会高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拓宽我院教师的专业视野,并为学科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