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电影推荐——《梦旅人》
发布时间: 2013-12-09 14:33
浏览次数:
字号:[ ]

发行时间:1996年02月16日

电影导演:岩井俊二

     每篇文章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子,像这样一片分析式的文章也至少应该有个副标题,但我琢磨了半天,关于这部我最为钟爱的片子的分析文章,最恰当的名子也正是“梦旅人”。

  《梦旅人》是日本战后新生代导演的旗帜性人物岩井俊二的第二部剧场电影。岩井俊二1963年1月24日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从小爱好广泛的岩井俊二学生时代已经爱上电影、美术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1987年从横滨国立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日本的电视行业。此后的几年中,岩井俊二一直从事MTV、广告以及有限电视节目的导演工作。这阶段所拍摄的大量的MTV和广告对他日后电影的影象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93年岩井俊二为富士电视台的系列节目拍摄了儿童题材的电视短片《烟花》,受到了普遍好评。由于岩井俊二出色的编导才能,日本电影导演协会破例把他评为当年的最佳新人电影导演。而1994年岩井俊二的电视短片《爱的捆绑》继续好评如潮,不但被制作成电影发行,还赢取了1995年柏林电影节的NETPAC奖。
  1995年,岩井俊二推出了他的剧场电影处女作《情书》。以清新感人的故事和明快唯美的影象首先在日本国内引起了空前的轰动,而影响很快就波及到整个东南亚甚至欧美。紧接着的1996年岩井俊二以反映精神病患者为题材的第二部剧场电影《梦旅人》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记者评审委员会奖。同年,他又马不停蹄地把自己的第二部小说《燕尾蝶》搬上银幕。随后岩井俊二又陆续创作推出了《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花与爱丽丝》等,以极至唯美清新的影像风格征服了无数的电影观众及专业人事。

  尽管有人质疑岩井俊二只会拍摄青春题材的电影,但他却以青春为蓝本,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社会性问题乃至终极问题。比如在这部《梦旅人》中,其所涉猎到的问题包括爱情,生死,上帝,欲望,虐童,双胞胎的家庭问题,精神病人与精神病院等等等等。看似简单的情节结构中饱含着令人无限遐思的深意。如果想用一句话说明这部片子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影片讲述的是三个精神病人沿着高墙前行直到尽头,想要去观看世界末日的故事。故事的确是简单到了这样一种程度,然而却因为发生在日本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才突显出了其后现代主义的童话色彩。在如此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三个精神病人既反应出人们精神状态中的一个危险侧面,又反衬出常态下的人们所望尘莫及的精神与情感追求。《梦旅人》正描绘了这样一次在现当代的大时代背景下的,如梦如幻般的纯净旅程。

——转自网络

计算学院学工办(邵森培)

2013年12月9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应用连接

浙大城市学院·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 后台管理

学院地址:杭州市湖州街51号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北校区理工4号楼 邮编:310015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